秋冬时节,是我们老百姓进补的好时节,说道进补,我们首先想到就是吃肉。在我们日常餐桌上,除了猪肉就是牛肉了。牛肉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可高达10%左右,脂肪含量低30%左右。牛肉蛋白质含量高,特别适合孩子生长需要,牛肉脂肪含量少,吃了不易发胖。而且牛肉的铁、锌、钙、烟酸等微量元素多比猪肉高,亦能增进食欲,也能补充其营养。
牛肉虽然营养,但说起价格一点不便宜,很多人购买牛肉时,也不知道该怎样挑选,经常让肉店老板“代劳”,结果买回家做出来的牛肉,口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要求,这样也就不划算了。每一头牛可以分为十几个个部位,不同的部位味道和口感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以后我们在购买牛肉时,分清楚不同部位的口感和做法,这样做出来的牛肉口感细嫩不发柴,再也不花冤枉钱。
眼肉(位于牛前腰上方)
属于高档部位肉,肉质细嫩,但脂肪含量较高,口感香甜多汁,不干涩。
烹饪手法:烧烤、涮锅、煎炸等。
脂肪含量较高,肉质细嫩,口感爽滑纤维细,富含优质蛋白。
烹饪手法:炖菜、红烧、香煎等。
臀肉(牛屁股上的肉)
烹饪手法:炖煮、煎烤等。
外里脊(牛腰脊椎突出两侧)
肉质比较细嫩,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瘦肉多,吃法有很多种。
烹饪手法:烧烤、牛排、爆炒等。
吊龙肉(牛后脖子的地方)
烹饪手法:火锅、煎烤等。
牛尾骨(牛的尾巴)
肉和骨头的比例相同,营养价值极高,有乳白色的脂肪和深红色的肉。
烹饪手法:炖煮、熬汤等。
牛腩(牛腹及牛肋骨处)
瘦肉较多,脂肪较少,筋也较少,营养成分丰富,肥瘦相间,口感好。
烹饪手法:炖汤、红烧等。
前胸肉(胸口两肢前腿中间)
蛋白质含量大,纤维多,脂肪低,肉质有弹劲,纤维较粗。
烹饪手法:炖煮、肉馅、烟熏等。
牛肋排(牛的肋骨部位)
脂肪含量高,肉质鲜嫩、鲜美,吃起来有嚼劲,肥瘦相间,口感软糯。
烹饪手法:红烧、煲汤、炖煮。
牛里脊(牛里脊上的肉)
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肉质细嫩,有弹性,最嫩的地方适合做菲力牛排。
烹饪手法:煎烤、爆炒、炖煮。
牛腱子(牛腿上的肉)
肉质红色,肉中含筋,呈红白镶嵌,营养丰富,有筋膜,吃起来有嚼劲儿。
烹饪手法:爆炒、酱焖等。
牛霖(牛的膝盖部位)
肉的自然形状是圆的,又被称为“和尚头”。肉质较嫩,筋少,纯瘦肉。
烹饪手法:肉馅、涮煮、爆炒。
黄瓜条(牛后腿股外侧)
肉质教粗,纤维均匀,肉块长而宽大,脂肪少,几乎没啥肥肉。
烹饪手法:爆炒、火锅等。
T骨(牛背上的脊骨肉)
肉质细嫩,脂肪分布十分匀称,口感比肉眼更鲜嫩,里外脊各取一部块,也就是一半菲力,一半西冷。
烹饪手法:牛排,碳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