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以来,进口冻品检出新冠病毒呈集中暴发趋势,继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冷库装卸工人核酸检测阳性后,各地区冷库高度重视,加大进口冷链食品检疫力度。
截止11月11日24时,全国海关共抽样检测样本873475个,其中检出核酸阳性结果13个,其他的873462个样本均为阴性。由此数据可见,进口冻品检出新冠病毒概率为万分之一。
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自11月7日至今,检出新冠病毒的冻品涉及的城市如下:
由此可见,涉及的进口冻品品类包括牛肉、猪肉及海鲜产品。最近集中公开报道,说明为保障民众健康安全,海关已加大进口冷链食品检疫力度。当然会造成民众一定惶恐心理,但是要知道,媒体之所以报道,不是为了让民众恐慌,而是为了让大家提高警惕——
海外疫情严重,进口冻品此时确实非同寻常,大家一定要在正规商超购买,烹饪做好消毒卫生;当然,如果实在想吃肉又担心,为了以防万一,这段期间支持国产,或者买活的海鲜,再或者直接买熟的!
“物传人”还是“人传物”尚无定论。
另外,海外疫情蔓延不断,病毒可在低温下存活,肉制品加工企业环境潮湿且低温,冷链运输为新冠病毒提供了适宜生存的条件,这是事实,但是检测出来的进口冻品一定会传染人吗?答案却是不一定。
《新京报》报道援引专家意见:如果判定病毒来源是外源,要确保产品运输的中途没有任何人接触。确定产品未开箱,无人员接触,对食品外包装、环境和人的新冠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如果比对出高度一致性,可以得出三者有所关联。不过疾控专家也表示,即便存在关联,也只能说三者感染同源,未必能得出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即使检测结果表明物体、人员的新冠病毒同源,也不能证明“物传人”。因为,“人传物”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到底是人污染环境还是环境感染人,难以定论”。
加强进口食品检疫,暂停出现员工聚集性感染企业的产品输华。
针对近来部分地区在进口冷链食品或者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情况,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介绍,全国海关已进一步加大进口冷链食品的检疫力度,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强化源头管控。
11月13日,海关总署更新符合评估审查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肉类产品名单,两国牛肉企业暂停输华。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1.英国注册号为9056的牛肉企业,自主暂停自2020年11月10日起启运的牛肉产品对华出口。
2.自2020年11月14日零时起暂停接受阿根廷FRIGORIFICO GORINA S A I C(注册编号为2025)1家企业牛肉产品进口申报4周,期满后自动恢复。
截至今日,海关总署已对发生员工感染新冠肺炎的20个国家近百家家生产企业采取了暂停其产品进口的措施,其中八十余家企业是在出现疫情后自主暂停了对华出口。
同时,我国已累计抽查50个国家140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企业,对查出问题的22家企业采取了暂停或者撤销其注册资格等措施。
为保障民众“舌尖上的安全”,毕克新表示,密切跟踪境外冷链食品生产企业疫情防控情况,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小牛牛还是那句话,相信国家的管控力量,严加防范,做好自我防护。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冻品e港H5端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