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选择进口食品时,有的进口食品没有中文标示和中文说明,对此消费者心中难免有些疑惑,其实从法律上讲这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那么在法律上对进口食品有哪些规定呢?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关于赔偿问题,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赔偿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的有关规定,进口食品必须贴中文标签才能上架,同时必须随商品携带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检验合格证书。辐照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示“辐照食品”,对使用辐照处理过的原料,应在配料表中标明;对转基因食品的标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要求,食品标签的中外文需一一对应。
在这里提醒大家,无论进口食品是否有质量问题,只要其未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在外包装上添加中文标示,就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就可以请求退款退货及十倍赔偿。但是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利时,应注意保存证据,不仅应保留好购物小票、收据、发票等购物凭证,还应妥善保管所购食品内容和外包装的完好,以防证据毁损灭失。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冻品e港H5端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