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成行,拉脱维亚牛肉即将亮相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在即将到来的2.0版中东欧博览会上,一大波拉脱维亚牛肉将在宁波“排队”上架,接受全国客商的“检阅”。
据了解,其实早在2014年6月,中国质检总局和拉脱维亚农业部就签署了向中国出口牛羊肉检疫和卫生要求相关文件,拉脱维亚也成为继罗马尼亚之后第二个牛肉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欧洲国家。拉脱维亚最大的牛肉制品企业西采斯肉制品厂(CESU GALAS KOMBINATS LTD)总经理Ieva Piteronoka Krisnae介绍,作为欧盟成员国,拉脱维亚牛肉制品出口一直适用欧盟标准,从农场到屠宰场全流程生产过程中,不仅严格控制相关兽医标准,也注重提高动物的福利。因此在业界,拉脱维亚牛肉常常与荷兰、爱尔兰的牛肉品质相类比。
不过由于自身产量、市场开拓、输华准入等诸多原因,多年来,拉脱维亚对华的牛肉出口一直未能成行。
“多年来,拉脱维亚最大的牛肉出口国是荷兰,每年6000吨至8000吨,2020年4月之前没有销售中国市场的记录。”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拉脱维亚牛肉制品企业中取得输华出口许可的一共有两家,除上文提到的最大的牛肉制品企业CESU GALAS KOMBINATS LTD外,还有一家BIAMEAT LTD。
拉脱维亚两家输华肉类工厂也在国内设立了办事处,今年预计进口拉脱维亚牛肉100多个货柜,折合2000多吨。借助宁波承办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优势,希望把更多绿色高品质的拉脱维亚肉类产品带进中国市场,为大家的餐桌提供更多的选择,力所能及地促进中国和拉脱维亚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往来。
阿根廷输华肉类企业对应关系被取消!
此前,阿根廷生产发展部宣布,阿根廷牛肉将暂停出口30天,以平抑近几个月来持续上涨的肉价,该国总统阿尔韦托·费尔南德斯(Alberto Fernandez)随后补充道,近几个月国内牛肉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到了“国际需求”的刺激,特别是“来自中国的需求”。
“中国需求”在这里面是否起到了影响作用?按照阿根廷主流媒体的解释,国内市场牛肉价格的持续上涨,主要是因为本国牛肉供不应求,出口商为了赚钱采用了“采购肉品再出口”的方式,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因此,有媒体表示,阿根廷总统将禁令归因于中国需求,只是在“甩锅”。
5月27日,海关总署更新《符合评估审查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肉类产品名单》,确认取消阿根廷输华肉类企业对应关系。
阿根廷企业名单中,冷冻鸡产品的注册企业1621(屠宰、分割、冷藏 )、冷冻牛产品的注册企业2534(屠宰、分割、冷藏 )、4555(屠宰、分割、冷藏 )以及冰鲜牛产品的注册企业2534(屠宰、分割、冷藏 )均已被暂停。
据2020年数据显示,阿根廷75%牛肉出口至中国,暂停牛肉出口30天,损失将达15亿,未来如何,还需要继续观察。俄罗斯。不过,国内不必担心牛肉供应不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一直致力于牛肉进口来源多元化,进口来源国多达29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冻品e港H5端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