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全球海鲜行业遭遇重创,尤其是养殖虾类行业面临重大挑战。
4月伊始,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陆续进入国家封锁状态,受此影响,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供应链环境日渐复杂,供需关系逐渐失衡。
出口难、国内供求关系失衡使其国内虾价降至最低位,虾业从业人员资金出现问题,售价不能弥补成本,养殖虾类产品面临重大挑战。
印度:出口业务难度加剧 国内虾价跌至冰点
以印度为例,印度作为全球虾类主要出口国之一,美国是其主要出口市场,而2019年随着中国对中越边境走私打击力度的加大,印度、厄瓜多尔虾对中国出口增加明显。2019年前10个月中国进口了12.2万吨的印度虾,同比暴增345%。
2014-2019印度冷冻虾出口量及单价走势
但随着新冠疫情全球性爆发,2月份中国市场进口急剧下降,3月份美国市场进口几乎暂停,全球消费市场的“罢工”,极大程度打击了印度虾农养殖积极性,同时由于印度国内疫情的爆发,印度养殖场、包装加工厂、出口检验机构的陆续关闭,劳动力短缺等等多方面因素导致虾类产品无法发货。
泰国:虾类养殖规模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
泰国农业和合作社部部长Krisda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泰国虾类养殖业规模,或降至10年来最低
泰国对虾出口额在2018年占世界对虾出口总额的6%,位居世界第六位。2019年的前10个月,泰国出口了135,249吨虾,价值402亿泰铢,下降11.8%。到2020年,由于改良的养殖技术和对虾疾病暴发的更有效控制,泰国的虾产量比前两年有所提高。据此前相关报道显示,预计2021年泰国的产量预计将保持在约30万吨的水平。
但是,根据渔业局2020年2月虾产量数据显示,已经生产了25亿只虾,其中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超过10亿只)。虾出口方面,泰国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和日本,但是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计出口量会减少很多,养殖规模将遭遇重大挑战。
越南:出口受阻,库存增加
随着冠状病毒在全球蔓延,越南主要的海产品出口市场已逐一关闭。
自2020年2月下旬至3月初开始,欧洲已停止收货,到3月中旬,北美,亚洲其他地区,中东和南美的客户也越来越多地决定取消或推迟订单,由于公司无法按计划出口,库存增加。
厄瓜多尔:虾企停工发货难,南美白虾恢复大量进口遥遥无期
厄瓜多尔作为中国最大的对虾进口国,目前情况并不乐观,大部分地区疫情非常严重,受疫情影响,预计短期之内当地工厂都无法开工,南美白虾恢复大量进口将遥遥无期。
中国:疫情缓解,餐饮消费需求回升,虾价上涨。
随着中国疫情的逐渐缓解,餐饮消费需求逐步回升,对虾等水产品价格率先回暖上涨,国内养殖虾价格迎来全面爆发,其中珠三角地区近价格涨幅达25%左右。
由于目前存塘大虾数量有限,随着疫情的逐渐平稳,国内虾价预计在2020年二季度末市场需求再次活跃,即便进出口业务回归正常,但是就整体供应情况来看,当前印度、厄瓜多尔、越南等产虾国家生产很可能难以满足后期市场恢复后的需求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冻品e港H5端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