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4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相关部门、各地方政府目前都在陆续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猪肉价格。
此前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上涨2.8%。其中,猪肉价格上涨7.8%,影响CPI上涨约0.20个百分点。
政策出台,29省启动价补联动机制
进入2019年以来,猪肉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去年8月份以来发生疫情,导致我国生猪生产供应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为应对猪肉价格大幅波动,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已经有29个省份启动了价补联动机制,共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超过20亿元,补贴困难群众8000余万人次。
按人均每天2两肉测算,精瘦肉价格上涨10%,每人每月可能增加支出10元左右,按价补联动机制发放的补贴,能够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如果今后物价涨幅继续扩大,补贴标准还将相应提高。
企业加大布局,复产趋势正逐步形成
经过一年来的防控,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势头总体减缓。受产能去化严重影响,我国猪肉价格进入“金猪”阶段,自繁自养的生猪出栏利润率可达100%。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表示,当前影响生猪复产的客观因素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去年四季度及部分地区上半年亏损严重,养殖户及养殖企业现金流紧张;另一方面主要是当前母猪数量少,无法提供足够的仔猪补栏。
企业扩产的“危”与“机”
政策利好,利润空间大,促进了企业筹备产能的热情高涨,但疫情也增加了生猪养殖企业的成本。
正邦科技表示,产能一直在扩大,将会保持全年的预计目标不变,猪瘟会给公司(扩产带来)风险,但我们一直做养殖,猪瘟疫情不会影响产能扩张,反而加快行业去产能,并不完全是坏事。
对于在管理、资金、一体化以及体量方面有较大优势的大型养殖上市企业来说,猪瘟对公司扩建产能影响有限,相比之下,养殖户、散户、管理能力弱的规模户将面临的挑战或更为严峻。
未来2-3年,将是养猪板块的盈利景气周期叠加头部上市企业出栏的快速扩张期,是一波长期的量利齐升行情。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冻品e港H5端或公众号